最新消息公告
  •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5月起門診表
  • 承恩中醫診所
  •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內科

03 1月, 2024

胃食道逆流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林芳華醫師

 

你會感覺胸口有灼熱或口中有酸水?飯後經常清喉嚨?
喉嚨嘶啞感?半夜咳嗽醒來嗎?
以上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惹的禍!

胃食道逆流疾病是現代常見文明病之一,除了因逆流症狀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嚴重更可能出現食道併發症(如糜爛、潰瘍、出血、甚至纖維化、食道狹窄),或進展成巴瑞特食道(食道癌前病變),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

何謂胃食道逆流?

連接食道和胃部的賁門無法正常運作,導致胃酸、消化液和胃裡的食物逆流入食道下端,造成一系列逆流症狀或食道黏膜組織損傷。

胃食道逆流常見症狀

典型症狀:

  • 胸口灼熱、口中有酸液

非典型症狀:

  • 胸口疼痛,若疼痛放射到頸、肩、背、耳後(需排除心臟疾病)
  • 喉嚨有異物感,慢性清喉嚨
  • 聲音沙啞
  • 飯後或躺下時咳嗽或慢性咳嗽(超過三個月),但胸部X光正常

胃食道逆流問題,除了典型症狀表現,臨床上常以非典型等多種樣貌呈現,需由專業合格的醫師根據您整體症狀表現,判斷是否需進一步安排檢查,排除潛在的其他問題,進而確立診斷。

中醫觀點

從中醫理論來看,胃食道逆流臨床上常見的原因主要有:
1. 飲食不節:三餐不定時、吃飯速度過快、暴飲暴食、偏好易造成逆流的食物,例如:

  • 高脂肪食物(如:炸物、肥肉、起士、高脂乳製品)
  • 酸性食物(如:檸檬、鳳梨、奇異果等)
  • 碳酸飲料和含咖啡因的食物(如:咖啡、茶、 巧克力等)

2. 情志失調:情緒或壓力,導致自律神經調控失常,影響脾胃功能。
3. 脾胃氣虛:長期胃病或先天脾胃較虛弱。

生活型態調整

  • 避免穿過緊的衣物、避免暴飲暴食、維持排便順暢、過重患者須減重,以降低腹腔壓力。
  • 進食後3小時內避免完全平躺,可墊枕頭讓床頭高 15-20 公分;睡前3小時勿進食。
  • 避免上述刺激性飲食,降低胃食道交界處括約肌的鬆緊度。
  • 戒菸
  • 保持輕鬆愉快的心情

 胃食道逆流的中醫治療 

透過望聞問切找出臟腑功能失衡的原因,加上每個人的體質偏性,更細緻且客製化的使用中藥或針灸治療搭配飲食及生活習慣的調整,臨床上大部分都能獲得顯著的改善。

推薦醫師

其他相關文章
內科
...

流行性感冒

承恩中醫診所  楊政勳中醫師 【 流感是什麼?】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流感病毒分為A、B、C、D四型,在台灣主要引起季節性流行性感冒的為A型、B型流感病毒,其中A型以H1N1、H3N2兩種亞型為主。 【 流感症狀 】 流感症狀初期與感冒類似,都有呼吸道症狀,但流感的症狀會比感冒更嚴重,且病程發展更快,有部分患者可能會伴隨有噁心、嘔吐、拉肚子等腸胃道症狀,甚至會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導致死亡,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肺炎,其他還可能併發腦炎、心肌炎,以及其他繼發性的感染,或神經系統的問題,所以如果出現「 一燒(持續高燒 2天以上)」、「 二痛(頭痛、明顯肌肉痠痛)」、「 三疲倦 」,就需要警覺是流感,不可怠慢。 ▪︎  流感常見症狀  ꕤ 發燒 ꕤ 肌肉痠痛 ꕤ 頭痛 ꕤ 全身疲倦無力 ꕤ 喉嚨痛 ꕤ 咳嗽 ꕤ 流鼻水 ▪︎  通常流感會比一般感冒痊癒時間來得更長,會需要一個星期到數個星期的復原時間。 【 流感傳染途徑 】 飛沫傳染,流感患者打噴嚏、咳嗽產生的飛沫將病毒傳播給周圍的人,如果在密閉空間,或空氣不流通的空間,更容易造成病毒傳播,除此之外,也可能會因為手部接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表面後,再碰觸到自己的嘴巴、鼻子、眼睛而感染。 【 流感潛伏期 】 從被傳染到症狀出現,約1-4天,而在開始發病的前一天到症狀出現的3-7天內,都有傳染力,而幼童的傳播期可能更長。 【 流感流行期 】 在台灣,冬季是流感好發的季節,通常會從11月開始,流感疫情會逐漸上升,到農曆過年前後會達到高峰,3月後會逐漸下降,秋冬季節因為天氣冷,人多在室內空間活動,因空氣不流通,更容易讓病毒傳播。  易受到流感病毒攻擊的高風險族群  嬰幼兒(尤其未滿5歲者) 65歲以上長者 居住於安養、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 具有慢性肺部疾病(含氣喘)、心血管疾病、腎臟、肝臟、神經、血液或代謝疾病者(含糖尿病)、血紅素病變、免疫不全(含愛滋病毒帶原者)需長期治療、追蹤或住院者 孕婦 肥胖者(身體質量指數,BMI≧30) 【 流感的危險徵兆 】 呼吸急促、困難 發紺(缺氧、 嘴唇發紫或變藍) 血痰 胸痛、胸口不舒服 意識改變 低血壓 ⛧ 如有危險徵兆應儘速就醫,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 由於嬰幼兒不善於表達身體的不舒服,照護者可以觀察小朋友有無呼吸急促或困難、缺乏意識、不容易喚醒及活動力低下,皆可做為判斷危險徵兆的重要指標。 【 中醫如何看待流感 】 流感因為具有特定季節流行的特色,以及染病患者症狀多相似,故我們稱為「時行感冒」,若症狀、病情更加嚴重,甚至造成死亡,我們稱為「瘟疫」或「疫癘」。 以中醫來說,流感是因為外邪侵襲身體致病,初起多是因為風寒襲肺而化熱,產生一些喉嚨痛、身熱的症狀,因此會使用柴葛解肌湯、麻杏甘石湯來散風寒、清裡熱,此時還可以酌加一些板藍根、大青葉、連翹止咽痛。 ・中藥方請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治療 因為現代飲食習慣的問題,民眾多嗜食冰冷飲品、生食、油膩烤炸的高熱量食物,因此中焦腸胃多有濕氣留存,而外感風寒化熱容易與體內的濕氣交雜,因此會有肌肉關節痠痛、身熱反覆、病情纏綿不斷的症狀,所以可以透過甘露消毒丹、三仁湯、達原飲加減來利濕化濁、通達三焦、透達膜原,讓體內的濕濁之氣減少,氣機通暢,外邪不會與體內濕氣纏綿不解,以縮短患者病程。 ・中藥方請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治療 在感染、發燒的過程,身體為了產生足夠的免疫力來抵抗外邪,會消耗掉身體的正氣,且持續發熱的關係,身體的陰份也會受損,因此在復原的過程,部分患者多有氣陰兩傷的狀況,所以患者多會在診間描述雖然不舒服的症狀已經解除了,但身體還是容易倦怠、口乾舌燥,此時,我們會使用一些補充氣陰的藥來修復身體,例如:麥門冬、北沙參、百合等等,來修復身體受損的地方,幫助身體正氣回復,否則可能會留下一些後遺症,或是容易再度感冒。 ・中藥方請由中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治療 【 防範流感應注意事項 】 在身體狀況允許下,可施打流感疫苗。 用肥皂勤洗手,公共空間、密閉空間口罩戴好。 多警覺身體的狀況。 生病按時服藥、多休息,不上班上課,遠離人群。 危險徵兆盡快就醫,勿拖延。 推薦醫師 楊政勳 醫師

發佈日期23 4月, 2025
內科
...

感冒為什麼要看中醫?

承恩和緯中醫診所  顏士展中醫師 在診間常常遇到患者說:「醫生,我上週感冒了,先去看了西醫,症狀改善了,但還有點咳.....」 有非常多患者不知道感冒第一時間也可看中醫,一致都會覺得先把症狀壓下來,再來看中醫,在診間很難花時間好好解釋,所以今天好好來寫。 中醫其實是看急性傳染病開始的,從漢代的傷寒論,到近代的溫病等等,都是在討論急性傳染病的治療。 所以中醫當然可以看感冒!只是思維不太一樣。 西醫治療通常以抗菌,消炎,症狀改善為主,而中醫除了這些思想以外,還會加上固護人體的正氣,也許可以類比成,免疫系統的穩定。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呢?症狀改善不就好了嗎?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需要被教育的,常常急著改善症狀的患者, 沒有把他的疾病病程走完,比如留下肺部深部的痰排不出,或是演變成慢性咳嗽。 更有甚者,變成潛伏的邪氣,中醫稱之為『伏邪』。 而且這些伏邪,又常常是產生一些疑難雜症的病因。這些都會跟免疫系統的失衡有關。 所以當您有感冒症狀時,不妨先看看中醫,好好的了解, 我是不是常常反覆的感冒,又遺留的一些症狀呢? 是否有花時間好好地傾聽身體,而不是急著壓下症狀,繼續趕著工作或為家庭忙碌呢? 前陣子有位23歲年輕男性患者,從事水電工作,感冒喉嚨痛,吃了一個月的抗生素,雖然症狀上看起來都是必要的治療,但一個月後因為產生抗藥性,胃腸道驗出艱難梭狀桿菌,產生持續的腹瀉,需要用後線的萬古黴素治療。 來看診後開立一些清理胃腸道,顧護正氣,調節免疫的中藥,一個月後就改善了精神體力。之後建議他持續調養一到兩個月。  寫這篇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要善待身體,抗生素等藥物必要時還是可以使用,但感冒症狀常常反覆發生,就要考慮是否是伏邪,而不是一味的壓下症狀喔! 推薦醫師 顏士展 醫師

發佈日期28 3月, 2024
內科
...

好好過冬日養生心法

承恩大橋中醫診所 陳苡涵醫師 過了二十四節氣的 ❄ 大雪 ❄,冬日的涼風和天氣的起伏也讓不少患者開始覺得適應不良,過去累積在身體裡的弱點也隨著氣候的轉變逐漸浮現出來。 而我們始終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外界的變化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病毒的種類也一直在更新,但我們能夠強壯自己的正氣,就像擁有防護罩,不讓外界的變動太輕易地影響到自己的身心。 而依循著自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會是一個收斂、閉藏、含蓄、等待的季節。   冬日在日常作息上可以遵循什麼樣的原則呢?  早 睡 晚 起  冬天是一個儲蓄能量的季節,白晝的時間也比較短,因此應比其他季節更需要拉長睡眠或休息時間,並等待陽光出現再出門活動。  去 寒 就 溫  盡量包覆身體肌膚,保持身心溫暖,不飲食涼性食物。  不過度流汗  汗孔大開除了會散失較多的熱量外,也較可能使風、寒邪有侵入身體的機會。  維持心神的收斂  保持平和的情緒和收斂自己的心神,不過度激動、興奮、躁進。 冬日的日常穿衣也有三大守則—包脖子、蓋肚子、穿襪子  頸後區域   防風金三角—風池穴、大椎穴  建議穿著微高領的上衣、出門圍輕薄絲巾或是穿著可完全覆蓋後頸及頭枕部的連帽上衣或外套。  腹部區域   藏陰養陽區—關元穴、命門穴  不宜穿著露肚子或是小蠻腰的短版上衣,可以選擇較高腰的褲子溫暖包覆住肚臍以下的關元命門區。  足部區域   護腎固本區—湧泉穴、然谷穴、太谿穴  除了平常出門,睡覺時也記得為自己穿上高過腳踝的長襪,維持四肢末梢的溫暖,心臟就不會如此費力。 冬日飲食上的禁忌? 冬日在選擇食物的時候,大部分人會想到麻油湯、薑母鴨等進補類型食物,然而在地處悶熱的台南,許多患者的體質多為虛火上炎,若無節制地飲食不適合自己的進補食物,可能會讓體內的一把火越燒越大,造成睡眠障礙、耳鳴、頭痛等不適症狀。 於是飲食上的宜忌及份量上的拿捏仍建議由醫師評估並根據個人體質給予適當建議才是最安全的。 我們一起依循以上這些原則,健健康康過個美好冬日吧 推薦醫師 陳苡涵 醫師

發佈日期03 1月, 2024